“一个镜头拍了一百遍?这不是在拍电影,简直是在折磨人吧!”当田启文被反复拍摄到精疲力竭,张柏芝因为喷到芥末而痛哭时,周星驰早已获得了“片场暴君”的头衔。这样一个对电影细节追求近乎苛刻的人,虽然被誉为“喜剧之神”,但围绕他的争议从未停止过。
或许答案在他的创作历程中。周星驰的“冷漠”并不是想要为难别人,而是因为他对完美的追求。他完全可以选择省略某个角色,这样就不会有任何烦恼,但他却坚持让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
在成为“星爷”之前,周星驰在《射雕英雄传》中只是一名跑龙套的小角色,饰演一个没有台词的“宋兵乙”。虽然没有对话,他却每天对着镜子雕琢自己的表情,努力把被打后的反应演绎得丝毫不差。即便那个镜头只有短短一秒,他也觉得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这为他日后的拍电影风格奠定了基调。
展开剩余64%在《少林足球》中,有一个特效镜头,显示一个馒头在空中飞行。周星驰为了那零点几秒的完美飞行动作,要求特效团队无数次修改。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觉得他太过“小题大做”,但他根本不在意。正是这种对于细节的执着,使得他在那个香港电影质量参差不齐的时代中脱颖而出,并创造出许多经典桥段,例如《大话西游》。
在《功夫》中,猪笼城寨成为“小人物”的乐园。包租婆的河东狮吼、酱爆的半露屁股探讨人生、龅牙珍的一颦一笑,甚至那些身手不凡的武林高手,也为了生计甘愿低头。在周星驰的镜头下,他们都如星辰般闪耀,成全了自己梦想的同时,也实现了他的电影愿景。
到了《美人鱼》,借邓超之口说出“如果这个世界连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再多的钱都是死路一条”,这句台词不仅是喜剧的调侃,更是对“时代”的深刻反思。
当然,人人都会经历瓶颈。在《大话西游》上映时,票房惨败,遭受了“文化垃圾”的评判,没人理解他想传达的深意。周星驰从不回应,因为他深知,真正的金子总会闪光。
最终,时间为《大话西游》平反,《功夫》的镜头也被纳入教科书,周星驰的名字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标识。他用无厘头的幽默拆穿了大人物的伪装,通过小人物的苦涩笑声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总会迎来光明。
正如网友所说:“我们喜爱周星驰,是因为在他那些荒诞的笑声中,始终藏着一个不愿向现实屈服的灵魂。”
发布于:江西省恒汇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