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楚天都市报
武汉外国语学校小语种基地校鸟瞰图 学校供图
9月1日,武汉外国语学校小语种基地校正式启用,迎来首批约270名一年级新生。家住硚口区的何先生一早就目送儿子步入校园,迎来小学生活的第一天。“出家门两分钟就到学校,孩子上学特别方便,真正感受到了优质公办教育资源就在家门口,我们觉得特别幸福!”
这所总投资3.2亿元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名校的投用,不仅是硚口区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落子,更标志着该区域教育国际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与该校相隔一条马路的武汉英中汉江湾校区也已建成,即将投入使用。两校共同构建“小初+高中”贯通式教育体系,将显著提升硚口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与多样性,为不同阶段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国际化成长通道。
外校小语种基地校启用
武汉外国语学校小语种基地校是武汉外国语学校与硚口区深度合作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外语教育特色学校,位于武汉汉江湾核心区域,占地70亩,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学校分为小学部和初中部两个区域,其中小学部办学规模36个教学班,初中部办学规模30个教学班,总计可提供3120个优质学位。
作为硚口区与武汉外国语学校合作共建的重点项目,该校不仅承载着提升区域教育能级的使命,更致力于打造华中地区小语种教育新高地。
学校执行校长王娟介绍:“我们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的办学方向,全面复刻武汉外校六十年办学精髓。小学阶段以兴趣启发为主,推进小语种教学,通过游戏化、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孩子们的语言兴趣;到初中阶段,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定向深度学习。”
作为小语种基地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该校首批开设德语、法语、日语三个语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武汉外校校本课程有机融合。教学方式注重兴趣启蒙,所有学生将在社团活动中初步接触三种语言:德语与科技结合,日语融合礼仪文化,法语衔接艺术教育。这种跨语种、跨学科的启蒙模式,旨在帮助学生发现兴趣、拓展国际视野。
武汉外国语学校选派优秀管理干部和专家团队到小语种基地学校开展各类工作,安排教师到校跟岗学习、轮岗交流和挂职锻炼,以高效提升学校干部及教师队伍素质、持续强化学校办学质量,最终打造小语种基地学校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优质教育品牌效益。
武汉英中新校区即将投用
近年来,硚口区持续推动西部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扩容,规划新建17所中小学校。随着这批学校陆续建成投用,区域教育配套将实现全面升级。其中,武汉英中汉江湾校区(高中部)的建设尤为引人关注。
该校区总投资约4.5亿元,占地67亩,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是武汉英中教育体系中的第四所分校。学校计划开设48个教学班,提供约2400个学位,预计明年正式启用。校内将配备教学楼、STEAM中心、素质拓展中心、图书馆、游泳馆、室内外运动场馆及报告厅等现代化设施,旨在打造支持学生全面成长、激发探索精神的教育环境。
武汉英中成立于1999年,是集小初高12年基础教育于一体的国际化学校,也是省内第一家贯通小初高全学段的IB世界学校。26年来,该校构建稳定优质的国际化教育生态,已培养5700余名学子进入世界名校,其中牛津、剑桥大学录取120份,G5超级精英大学录取1589份,数量居全省榜首;“港前三”录取663份,位列全国三甲;美本TOP30录取993份,居全国前列。此外,该校还创下53项国际学科统考“全球第一”“全国第一”,跻身全球国际学校第一梯队。在《2025HKPEP全球最具教育竞争力国际学校100强榜单》中,位列中国内地第5、全国第8、亚洲第11、全球第62。
该校秉持中西双向融通办学方针,培养根植中国、学贯中西的终身学习者,打造“国内顶尖、世界一流”国际教育品牌。
随着武汉外国语学校小语种基地校与武汉英中汉江湾校区的相继落地,硚口区形成了“小初高贯通、国内外融合、公民办互补”的多元教育体系。两所名校的集聚效应,将进一步推动汉江湾区域教育国际化进程,助力硚口区打造武汉优质外语教育新高地。
文/狄鑫、王雯婷、吴静怡
恒汇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