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硬皮病最可怕的不是皮肤变硬,而是内脏器官在无声无息中被“侵蚀”。肺部逐渐失去弹性,心脏跳动越发吃力,肾脏过滤废物的能力下降……这些变化往往来得隐蔽,等患者察觉到气短、浮肿或者吞咽困难时,内脏可能已经受损不轻。想要守住这道防线,患者需要从“早发现、控进展、养习惯”三个方面下功夫。
硬皮病内脏损伤最狡猾的地方就是“不声不响”。很多患者觉得皮肤紧绷、手指僵硬才是大事,反而忽略了更要命的器官病变。其实,定期做几项关键检查就能提前发现危机。比如肺部每年要做一次精细的影像检查,配合吹气测试肺活量,这两种方法能抓住早期肺纤维化的蛛丝马迹;肾脏方面,每三个月测一次血压和尿常规,尤其要注意血压突然飙升的情况,这可能是肾脏报警的信号;心脏可以通过超声检查看看心肌有没有变厚、血管压力是否异常;如果吃东西总感觉卡在喉咙或者反酸严重,胃镜和吞咽功能评估能判断食管和胃有没有硬化。
硬皮病这个病的两大“推手”,一个是器官纤维化,一个是血管损伤。纤维化就像在器官里结出“硬茧”,健康组织被一点点替代。西医常用抑制纤维增生的药物,但这类药需要长期坚持服用,通常三个月到半年才能看到效果,患者千万不能擅自停药。血管损伤则表现为手脚遇冷发白发紫(雷诺现象),这类人必须做好保暖,冬天手套厚袜不能少,必要时用药物扩张血管。特别要盯紧血压,血压突然升高可能让肾脏瞬间“罢工”,家里备个血压计、每天定时测量,关键时刻能救命。
展开剩余31%日常习惯看似简单,却能实实在在拖住病情恶化的脚步。首先是温度控制——洗手别用冷水,洗澡水温别太高也别太低,冷风天出门戴好围巾,这些细节能减少血管痉挛的次数。饮食上,辛辣食物、烫嘴的汤水都要少碰,吞咽费劲的人可以把饭菜煮得软烂,改成一天五顿小餐,减轻胃肠负担。情绪焦虑会让血管“抽筋”,深呼吸、听轻音乐、晒太阳都是放松的好法子。另外,肺部已经受损的人最怕感冒,流感季节戴口罩、打疫苗、少去人多的地方。
发布于:北京市恒汇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